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酒泉子
纳兰性德
谢却茶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①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注①荼蘼,落叶小灌木,夏季开白花,清香洁美。②篆香,犹盘香。唐宋时将香料做成篆文形状,点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记,烧尽计时。嫩寒无赖:嫩寒,轻寒、微寒。无赖:无奈。
(1)词上片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环境?
答:                        
(2)分析说明全词表现的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3分)
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完成后面两题。
临江仙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词中哪句话与《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这首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文章开头引用王维的诗有什么用?
“巴山夜雨”这句话引用或化用了古典诗词,请写出原句、出处及作者。
答:原句:出处:
作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