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椬物细胞中含量及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的变化,是与生命活动相适应的。以下左边表格为玉米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幼苗时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右图为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mg/1OOg.h)与含水跫的关系。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和玉米种子相比幼苗湿重增加,增加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和玉米种子相比,幼苗干重减少,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可以准确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吋粮仓会出现发潮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就“如何降低种子的呼吸速率”这个问题提出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树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还是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及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调查研究的名称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a.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
(2)薇甘菊与红树之间的关系是。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演替。
(3)据上图分析,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途径⑤是指,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4)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下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若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2)图乙中的a、b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b。图乙中,能量被W摄入量为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c中的能量为e,b的能量为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
(3)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甲昆虫天敌数量;乙昆虫天敌数量。
(4)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丙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丁所示。通过比较图丙和图丁可知,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是个复杂过程,具有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等机制。以下图甲表示反射弧,图乙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c方框内所代表的是,此处神经兴奋传递的特点是 。
(2)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认为,成年人大脑中有一种pirb蛋白质能阻止大脑神经元之间生成新的连接,这将可能影响成年人的___________(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从而在生理上减缓了成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
(3)切断e处后,直接刺激f,f仍会发生收缩,这是否属于反射? 。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该免疫过程中,细胞b可分泌___________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 (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6)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细胞(填写图中字母),该细胞在____________内分化成熟。
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3—9的盛有等量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两次实验过氧化氢含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
(2)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相对值最低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3)B是第次实验的曲线,理由是。
(4)如果把提取液进行高温处理,再进行第3次试验,结果是;其原因是。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呼吸商(RQ)=释放CO2体积或摩尔数/吸收O2体积或摩尔数。不同底物在完全氧化时的RQ不同,糖类为1;脂质分子为0.7~0.8;有机酸大于1。同种呼吸底物、不同的供氧浓度具有不同的RQ。现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一定量的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锥形瓶内为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中央放入一小烧杯,内盛有试剂X,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
(1)小烧杯内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为确保结果的准确,需设置对照校正,则对照装置设计为 。如果对照组着色液发生移动,则说明 。
(2)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调整U形管内着色液 。
(3)若要读取消耗O2的体积,试剂X应选用 (NaOH、NaHCO3、蒸馏水);若要直接读取消耗O2和释放CO2的体积之差,试剂X应选用 (NaOH、NaHCO3、蒸馏水)。
(4)若读取的O2吸收量为D,吸收O2与释放CO2量之差为E,则呼吸商为。
(5)如实验结果经校正后,某底物呼吸记录数值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当 O2浓度为3%时,酵母菌的呼吸商为,其数值不同于O2浓度为25%时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为3%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表中显示,从O2浓度为%起,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