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 B.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
| 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
| 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 |
取x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960mL的NO2气体和672mLN2O4的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态),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为17.02g。则x等于
| A.8.64g | B.9.00g | C.9.20g | D.9.44g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
| B.至少存在5种离子 |
|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
| D.CO32-、Al3+一定不存在, K+可能存在 |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 B.1∶3∶1 |
| C.3∶3∶8 | D.1∶1∶4 |
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