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2)请据图1回答:
①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
②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

(3)图3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4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当图4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________()和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________毫升。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毫升。
④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时的________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长势一致的萝卜幼苗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2株。
②配制四组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A=2.500mg/L、B=3.125mg/L、C=4.165mg/L、D=6.250mg/L。
③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分别处理四组萝卜幼苗,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对幼苗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如下图所示:

(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
(2)有人指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①、②均存在缺陷,不仅无法证明萘乙酸的作用,也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3)本实验还获取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对样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注:E用等量蒸馏水处理
由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组别是。表中数据(是/否)支持萘乙酸能够增高萝卜幼苗单位重量中蛋白质含量,原因是。欲确定使用萘乙酸的最适浓度,应该在浓度范围内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其精确值。

处理
样品鲜重(g)
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g/g)
A
0.51
11.05
B
0.51
11.03
C
0.56
10.82
D
0.54
10.06
E
0.61
9.97

下图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换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二氧化碳含有一个碳原子,其它两种有机物中含有的C原子数应该为:1,5-二磷酸核酮糖:个C; 三磷酸甘油醛:个C。
(2)图示过程属于光合作用中的阶段,其发生的场所为
(3)在一次循环中,2个三磷酸丙糖(共6个碳原子)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其中有个碳原子转变为葡萄糖中的碳原子,其余的个碳原子经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再生成一个1,5-二磷酸核酮糖,循环重新开始。
(4)温度是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之一,若环境温度降低,对光合作用中阶段影响较大,原因是

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回答有关问题:(9分)

(1)若①中表示的是激素调节有关内容,则细胞甲通常为;细胞乙之所以能够识别细胞甲分泌的激素,在于该细胞具有与激素相结合的
(2)若图②表示的是神经调节内容,则甲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是,该物质作用乙细胞后,将引起乙细胞的发生变化,信息只能从细胞甲传递给乙,其原因是
(3)结合免疫调节有关知识,图③表示的是免疫,则左边的细胞是,其作用是引起右边细胞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保持功能的协调,不仅依赖于信息交流,还有赖于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A、人类对传染病的斗争是从天花开始的。接种牛痘最终导致完全根除天花,并且推广为对抗许多病原体的可靠的保护方法。[请在( )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大多数疫苗由减毒的生物、死的生物、失活的毒素或由亚细胞的片段组成。疫苗相当于图甲中的()________。自身机体内的细胞也可能成为①。
(2)当毒性强的S病原体进入接种过该疫苗的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此时图甲中的()能迅速增值分化产生新的,由()________细胞产生大量的⑤。
(3)题干中提到的“可靠的保护方法”是指,传染病病愈后的免疫力的时间,有的持续终生,有的不长。免疫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一般可能是病原体________。
(4)病原体进入人体内后,可以作用于它的细胞或物质有。(2分)
B、如下列实验装置图,幼苗B已切去根尖.请分析,数日后幼苗的生长现象及其原因。

(5)数日后,幼苗A的胚根向下弯曲生长,幼苗B、C的胚根在生长和弯曲方面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
(6)幼苗A胚根向下弯曲生长与外界刺激改变生长素的分布有关。幼苗A茎的生长素在远地端分布_______ (填“多”或“少”),其生长______(填“快”或“慢”).根与茎同受地心引力的影响,生长方向却不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特点,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7)分析幼苗C胚根的生长与弯曲情况,可得出的结论是

下面是有关生物的调节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图1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分泌物a代表某种激素,该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带到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促进某腺体分泌激素b的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则细胞甲是细胞,激素b是。正常人血浆PH为;抗体的作用机理:

现天气已转冷,中学生起早床时常出现全身颤抖:写出此反射弧:
(2分)
(2)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棉纤维的产生,图2为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产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棉纤维既长又多)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则图中丙表示棉花。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细胞内的转录过程。请设计实验验证这种作用机制。
①实验材料: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RNA测量装置。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
③实验思路:
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
第二步:A瓶不做处理,B瓶加入
第三步:将A、B培养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
第四步:测定A、B培养瓶细胞中的含量,做好记录。
④实验结论:略。
⑤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