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有关生物的调节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图1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分泌物a代表某种激素,该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带到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促进某腺体分泌激素b的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则细胞甲是    细胞,激素b是           。正常人血浆PH为        ;抗体的作用机理:                    
                                                                        
现天气已转冷,中学生起早床时常出现全身颤抖:写出此反射弧:                    
                                                                (2分)
(2)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棉纤维的产生,图2为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产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棉纤维既长又多)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则图中丙表示        棉花。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细胞内的转录过程。请设计实验验证这种作用机制。
①实验材料: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RNA测量装置。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                                                         
③实验思路:
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
第二步:A瓶不做处理,B瓶加入                                     
第三步:将A、B培养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
第四步:测定A、B培养瓶细胞中              的含量,做好记录。
④实验结论:略。          
⑤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取束丝藻藻液离心后去上清液,将藻细胞用无磷培养基洗3次后,转入无磷培养基培养10 d;再将藻细胞分别转接到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并将实验结果绘成如下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

图1不同磷浓度下束丝藻的叶绿素a含量

图2束丝藻在不同磷浓度下光合放氧曲线
图2-4-11
(1)图1曲线表明,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________。图2所示实验结果可用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对束丝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2)实验中先将获取的束丝藻在无磷培养基中培养10 d的目的是避免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为了减少测定数据的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超过500 μmol光子/(m2·s)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从外部因素分析,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时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Ⅰ气
孔导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气
孔导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 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1)请在坐标图2-4-9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图2-4-9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________,此特性的形成是长期的________结果。
(3)影响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浓度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种即可)。

图2-4-10
(4)图2-4-10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过程①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的
完成需要酶、________等物质;凌晨3:00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________。

在水蕴草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

叶片
发育时期
叶面积
(最大面
积的%)
总叶绿
素含量
(mg/g·fw)
气孔相
对开放
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
m2·s)
A
新叶展开前
19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表示未测数据
(1)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__;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
(2)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气孔开放度相对低,二氧化碳供应不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相比,D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_;在相同光照强度下,与D相比,C的叶肉细胞吸收红橙光的能力________。
(4)科研人员为研究氧气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测定了该植物叶片在25 ℃时,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部分数据如下表。

氧气浓度(%)
2
20
CO2的吸收速率[mg/(h·cm2)]
23
9

为了探究O2浓度对光合作用是否构成影响,在上表所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还需测定黑暗条件下对应的呼吸速率。假设在温度为25 ℃,氧浓度为2%时,呼吸速率为X mg/(h·cm2);氧浓度为20%时,呼吸速率为Y mg/(h·cm2)。
②如果23+X=9+Y,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23+X>9+Y,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研究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抗寒能力的影响,研究者用0.5 mmol/L的SA喷洒水稻幼苗叶片,同时设置对照实验,低温处理1天后测定有关数据(下表)。请回答:


总叶绿素含量(mg/g)
胞间CO2含量 (μmol/mol)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
对照组
1.71
408.89
1.54
实验组
2.12
288.67
2.69

(1)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各项生理指标时,每个处理均需设________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2)叶绿体的类囊体分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A在低温条件下能保护光合器官,提高光合速率。据表中数据分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光反应进行;②实验组CO2的吸收量比对照组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要初步探究两组水稻幼苗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采用________法分离色素。如果滤纸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研究SA在低温条件增强水稻幼苗光合性能的最适浓度,请简述实验设计思路。

图2-4-6中甲、乙、丙图分别代表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代谢的影响。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乙


图2-4-6
(1)若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则其中的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较两曲线可看出,与________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如果温度为30 ℃、光照充足时,该植物吸收CO2的相对量为________。
(2)对于图乙和图丙而言,与图甲的两曲线交点含义相同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处于x~z段时,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叶绿体内固定CO2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当CO2浓度大于z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外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
(3)如果将该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并将该装置进行黑暗处理,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0,则该植物中进行的相关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