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①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                     
②向维生素C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显            性。
(2)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具有         性;维生素C又称为                 
(3)黄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和B的含量比西瓜高出1~5倍。已知高温时维生素会被破坏,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时较稳定。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如何合理的食用黄瓜?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些铁、铝制品的表面常生成一层氧化物,其主要成分分别是氧化铁、氧化铝。请回答:
(1)两种氧化物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两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向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其中一种溶液中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种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填序号)。
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产生红褐色沉淀
③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铝与氧化铁的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 NH3、② SO2、③ NaCl溶液、④ H2SO4溶液。其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填序号,下同),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遇氯化氢有白烟产生的是,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在3种有机物① CH4、② CH2=CH2、③ CH3COOH中,属于食醋的主要成分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

铜与浓硝酸可发生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其中铜被(填“氧化”或“还原”),浓硝酸作(填“氧化”或“还原”)剂。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 mol Cu,则生成mol NO2

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的部分内容破损。由于试剂瓶口密封签已破损,他们怀疑该硫酸的质量分数与标签不符,决定开展研究。部分破损标签内容为硫酸:化学纯(CP)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质量分数:98%密度:1.98 g/cm3
甲同学认为,可以用一种精密仪器测量该溶液的c(H),若c(H)=36.8 mol·L-1,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8%。
乙同学认为,即使有精密的仪器,甲同学的方案也不行,建议用重量分析法来测定。具体设想:取一定体积的该硫酸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
丙同学则建议用中和滴定法进行测定,设想如下:①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硫酸,用适量的水稀释;②往稀释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指示剂;③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出现滴定终点为止;④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同学推测甲同学的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方案的关键操作有两点:①确保SO完全沉淀;②洗涤沉淀,确保沉淀不含杂质。在实际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简单实验检验SO是否完全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丙同学的方案中步骤②用到的指示剂是________;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的方案中,下列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无法确定的是________。
①在滴定前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仍有气泡,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④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仍仰视读数,⑤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5)丙同学在实验中,分别取等体积原硫酸,用NaOH溶液滴定三次,终点时,得到的NaOH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硫酸体积
NaOH溶液体积
NaOH溶液浓度

5.00 mL
35.65 mL
5.00 mol·L-1

5.00 mL
39.65 mL
5.00 mol·L-1

5.00 mL
35.55 mL
5.00mol·L-1

通过计算,确认该浓硫酸质量分数与标签是否相符?________(填“相符”或“不相符”),理由(计算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