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爱吃温室气体的岩石
  ①最近,美国科学家在亚洲国家阿曼找到一种特殊的橄榄岩,并指出这种橄榄石有望在将来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做出贡献。
  ②美国地理学家彼特·卡勒门和他的同事在阿曼的沙漠地区做研究时,发现一片光秃、裸露的橄榄岩。经检测橄榄岩中的矿物质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10倍于其被深埋于地下的反应速度。
  ③卡勒门使用传统的碳同位素法鉴定这些岩石,发现它们大概形成于9600万年前,并且,现在一些活跃地区还有新的橄榄岩形成。他们估计,阿曼的橄榄岩每年自然吸收1万到10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个数字比初步算的还要多得多。
  ④卡勒门发现,与空气隔绝的地下橄榄岩像海绵一样疏松而柔软,一旦暴露于空气中,就会迅速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然而,一旦暴露于外,它的表面就会变得坚硬而致密,就像石灰岩或大理石,不可能让内部的橄榄岩石继续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把橄榄岩运到石头加工厂,把这些橄榄岩磨成细粉,这样橄榄岩就可以完全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是这个方案会消耗巨大的资金和能源,要产生这些能源还可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⑥后来,卡勒门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利用地下热能和化学反应自身产生的热能来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这个方案的详细做法是,先打造一个几百米深的隧道管,把二氧化碳和一些热水输送到橄榄岩的岩层中,高水温可以让橄榄岩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提高10万倍。这个反应一旦启动,反应过程会自然产生大量的热量,在热能和水的作用下,表层橄榄岩不断粉碎,使其更多地暴露于这种富含二氧化碳的溶液中。而地球自身的热量也会对这一过程产生帮助,因为越往地核方向深入,温度越高。而阿曼的橄榄岩从地表一直向地下延伸20千米。 
  ⑦科学家认为,上述方案所耗费的能源很少,十分合算。但是这个方案会遭遇施工难题,因为此前没有人做过这样奇特的工程,随着岩石的粉碎,隧道管要不断深入,而且要保证隧道管不漏气。如果这个方案能够实施,仅仅阿曼一地就可能吸收40亿吨二氧化碳。而大气中因人类活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大约只有300亿吨。事实上,地球上还有一些地区有大片的橄榄岩层,如果这个方案能够实施,全球气候变暖程度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具体内容。
①但是这个方案会消耗巨大的资金和能源,要产生这些能源还可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如果这个方案能够实施,仅仅阿曼一地就可能吸收40亿吨二氧化碳。
. 第③段中加点的“估计”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 美国科学家指出“橄榄石有望在将来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做出贡献”,其原因是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读完本文后,关于环保方面你有怎样的新的认识?请结合文意具体阐述。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寂寞的老树
①春天里,鸟儿们开始舒展他们嘹亮的歌喉,唱起春天的赞歌。花儿们在争先恐后的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冬天里,几乎绝迹的小虫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愿错过分享春天美味的一份羹。
②这时,在空旷的原野上,却矗立着一棵寂寞的老树。他佝偻着身躯,好像一位老态钟龙的老人。
③春天里,其他树早已长满了树叶,只有他依然是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生机。过路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但在一个晚春的夜里,他那枯老的树皮中,竟然钻出了一片嫩叶,接着是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不久他就长出了许多嫩叶儿,虽然与其他树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夜晚,皎洁、温柔的月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它披上一条洁白的纱巾。
④早晨,他的那些嫩叶儿在春风的怀抱中晃动着,好像一棵棵绿色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他的草朋友也苏醒了,还带着朴素的花儿,虽然只有几簇,但已足够了。当春雨纷纷扬扬的落下时,那雨点拍打在他的嫩叶上的滴答声汇成了一首旋律优美的雨中曲。
⑤他从来都不羡慕生长在森林的树,那些树们往往为了一缕阳光而你追我赶,毫不留情地淘汰弱者,残酷地扼杀同类,个个都显得那么自私自利。他也从不羡慕已被无数人赞美过的常青树,常青树冬天也不掉一片叶子,其实这只是自然所赋予的,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实在看不惯常青树那种傲慢的劲儿。
⑥老树其实也并不寂寞,至少还有他的草朋友和花朋友陪伴着他。他的身上寄居着一个蚂蚁王国,每天都有一位王国的劳动者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骄傲地告诉他这勇敢、坚强的小王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如何赶走外来入侵者,如何战胜一场场恶战,老树这时总是静静地听着。有时会有从南国飞来的候鸟停在老树身上,叽叽喳喳地向他诉说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向他诉说一些趣闻轶事。偶尔也有乌鸦停在他身上,告诉他这看似美好的世界黑暗的一面的,告诉他发生在黑暗角落里的不幸事情。诉说玩这些后,乌鸦只能无奈的拖着尾巴飞向夕阳。当听到这些不公的事情时,在春风抚慰下的小草就会愤怒地晃动着自己尖尖的脑袋,只有老树还是那样平静。
⑦有一天,老树发现上次告诉自己趣闻轶事的候鸟用绝望而又依依不舍的眼神望着自己,也望了望花和草,突然那鸟紧闭双眼重重地倒下压在草上,一个小小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消逝了。小草心甘情愿地被压着,好让鸟儿死的更舒服些。而老树依然那样平静。他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但他并不会死的那样舒服,因为他知道他死也得站着死。他想到他的叶子到秋天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勇敢地、无怨无悔地离开他跳向大地,与大地融为一体,滋润着他的朋友们。可他死后,那枯老的躯壳又有什么用呢?他没有再往下想,他觉得自己只是一棵普通的树,只能活着。忽然间,他又觉得整个世界都展现在他面前,但不管怎样,他还是过着那平淡的生活。
⑧春天里,有鸟语、有花香,还有那棵寂寞的老树。
(选文有删改)
本文题目是“寂寞的老树”第⑥段又说“老树其实也并不寂寞”,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夜晚,皎洁、温柔的月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它披上一条洁白的纱巾。
本文主要写老树,第⑤段为什么还写了其它的树?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树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现代文阅读
(一)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_____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_____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 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的贫穷……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按要求填空。
⑴ 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甜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A.魂飞魄散 B.忐忑不安C.欣喜若狂
(选填一个描写程刚心理活动最恰当的词语)
⑵ 我 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
A.兴高采烈B.大惊失色C.面红耳赤
(选填一个描写程刚神态最恰当的词语)
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玉米饼里加了糖”有什么含义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母亲都会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的体验与感受。

阅读短文《无价的奖赏》,完成 9-13题
无价的奖赏
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③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④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心。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辨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⑤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
⑥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⑦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竟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赎回”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⑧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提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诬赖我是小偷,我当时很后悔把包给了他。今天下午,当我看到地上的提包时,我心情很复杂,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它,怕失主着急!这次我得做得聪明点,于是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赏金我是不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⑨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孩子。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人的体态、言语和笑容衍生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每一个善意都该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龌龊的猜疑。(选自《读者》,2013年1月)
请将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过程中的另外两个情节,按顺序填入下列横线上(与第一个情节字数相同)。(2分)
拾提包————
本文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请参考示例,结合具体语境赏析文中划线句。(3分)
【示例】
句子: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赏析:天色逐渐变晚,而丢失的提包毫无着落,烘托了丢包的女士焦急的心情。
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
赏析:
文章用一定的笔墨写另一个丢包人,通过另一个丢包人的无端猜忌与丢包女士形成,突出丢包女士的品质。
请根据⑧段男孩子的留言,补出文中“我”对男孩子所说的话。 (3分)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请写出你阅读本文最深的一点感悟。(3分)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6-8题。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甲文和乙文都写雨。但甲文描写的是季的雨,乙文描写的则是季的雨,甲文和乙文都紧紧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甲文将雨比喻成牛毛、花针、细丝,从而突出雨特点;乙文将雨比喻成箭头,从而突出雨的的特点。
联系上下文说说甲文中画直线的“可别恼”一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除了甲乙两文有关雨的比喻之外,我们还可以将雨比作什么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再写出有关雨的一个比喻的句子。

花万岁
张丽钧
⑴一早去牡丹园,发现一块简陋的牌子,上面是一首打油诗:“牡丹可谓不容易,一年开花只一季。……姑娘不要摘花戴,偷花不会添美丽。小孩不要把花害,你欢笑时花哭泣……国色天香人共赏,千万不要拿家去。”我一连读了数遍,意犹未尽。
⑵占有的欲望总是魔鬼般操纵着凡俗的心。刚才散步时,看见烟雨湖畔的木栈道上横卧了几枝梨花,拾起来,擎在手上,是一种无限怅然的况味。那“梨花一枝春带雨”的佳妙光景,再也不可能属于这枝花了。白居易说:“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蔷薇,披一身自卫的利刃,让攀折的手生出畏惧;荷花,把家远远安在泥淖之中,让贪婪的心徒呼奈何。但是,牡丹、梨花们却忘了设防,憨憨地把一种极安全的美丽和盘托出。春风中,她们相约举出一道道特别的考题,考量人心。
⑶ “天国钟声”、“美好时光”、“我亲爱的”……这些,都是我校月季园中月季们的芳名。她们开得多么忘情啊!一天上班,我发现偌大的月季园中出现了一个墓穴般的空洞——“我亲爱的”不见了。一连几天,我都在暗暗呼唤着她的芳名,却总觅不见她的芳踪。就在我快绝望的时候,“我亲爱的”居然回到了原处!只是,她的花与花苞都凋谢了,叶子也已枯黄。我忙唤来园丁,他叹气道:“不中用了,好端端的,谁把花祸害成这样!”黄昏时分,我远远看到月季园里有一个黯然的身影。待那身影离开后,我悄悄走到园子,看到“我亲爱的”已被浇了水。无疑,她就是那个冒失挖走花的人。她定然如我一般热爱“我亲爱的”,遂生出独享的心。哪知,那花不媚她;就算她被悔愧驱遣着将花送回原处,那花也义无反顾地用凋残抗议她的劫掠。泰戈尔曾说:“摘下花瓣,并不能得到花的美丽。”是啊 ,爱花,怎能跋扈地占有?
⑷我喜欢冯梦龙笔下《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的“秋先”,喜欢他在花开之日,“或暖壶酒儿,或烹瓯茶儿,向花深深作揖,先行浇奠,口称‘花万岁’三声,然后坐于其下,浅斟细嚼。”秋先在别人花园里看到心爱的花,便挪不动步了,花园主人想折一枝花赠他,他连称罪过,决然不要,“宁可终日看玩”。
⑸“花万岁”。如今,会说这句话的人还有几个呢?无视花开的人,用冷漠为花降了一场霜;摘走花朵的人,用酷虐为花下了一场雪。而那霜雪的营造者,岂不也营造了“自我的冬天”?那在花前倾慕地作揖并深情地祝祷“花万岁”的人,自会被无边的春风宠溺,自会在无涯的芳菲中遇仙、成仙……
(选自《读者原创版》2012.10,有改动)
根据选文内容,找出文中哪些人会说“花万岁”这句话?

细读第⑵段画线句,从语境看,“极安全的美丽”是指什么?

结合选文,仔细揣摩,下列语句跟括号里的句子相比,有什么优点?(选做一题)
(1)我发现偌大的月季园中出现了一个墓穴般的空洞——“我亲爱的”不见了。(我发现偌大的月季园中那棵“我亲爱的”不见了。)
(2)哪知,那花不媚她;就算她被悔愧驱遣着将花送回原处,那花也义无反顾地用凋残抗议她的劫掠。(哪知,那花经不起她的折腾,虽然被送回了原处,最终还是凋残了。)
我选句,
“宠溺”的本义是“过分宠爱,到了溺爱的程度”,你是怎么理解第⑸段画线句中“宠溺”一词的,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