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
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
情况
适宜
浓度
酵母
菌液
50 mL
破碎细
胞(细胞
器完整)

25 mL
75 mL
无氧

25 mL
75 mL
通氧
50 mL
未处理

25 mL
75 mL
无氧

25 mL
75 mL
通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0.1%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使瓶中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射,玻璃管均有水滴排出但数量不等(不考虑外界气压、温度对水滴排出的影响),右表表示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数。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数可以粗略地反映什么( )

光照
排出的水滴数(个)
红光
32
蓝光
26
黄光
2
绿光
1

A.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某种色光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B.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种色光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C.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种色光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D.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水分吸收的影响;某种色光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ATP荧光仪是专门用于快速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测试仪器,其工作原理是ATP的含量与活细胞的活性、种类和数量呈一定比例关系。ATP可以和虫荧光素相互作用而发出生物光,光的强度和微生物的数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反应式为:虫荧光素+ATP+02虫荧光素(被氧化的)+AMP+C02+PPi(焦磷酸)+光。下列有关ATP及ATP荧光仪工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过程中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B.荧光的强度反映出微生物的数量
C.ATP释放能量需要酶的参与
D.微生物体内ATP的产生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合理的是( )
5

A.CO2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消耗ATP和[H]
B.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大致过程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
定的化学能
C.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都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D.在较强光照下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右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判断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图中A处进行,必须在有光条件
下进行
B.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02来自于H20
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图中B处进行,必须在无光条件
下进行
D.光合作用过程中C0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并设计了如下装置。

I.请你利用以上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
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
①在甲装置的D中放入________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
②将甲、乙装置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都相同的环境中。
③30 min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
①甲装置的D中放入______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
②将甲、乙装置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都相同的环境中。
③30 min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 min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30 min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甲装置
移(填“左”或“右”)1.5 cm
乙装置
右移0.5cm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甲装置
移(填“左”或“右”)4.5cm
乙装置
右移0.5 cm


Ⅱ.实验分析:
(1)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l 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g·h-1,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g·h-1(用葡萄糖的量表示)。
(2)白天光照15 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