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 |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
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
D.基因1或基因2突变都有可能引起人类白化病 |
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I、II、III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I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II段发生剧变
C.在II、III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D.Aa个体在I、III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在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有个别无毛且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小鼠,称为裸小鼠,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纯合型雌裸小鼠nu/nu受孕率低,乳腺发育不良、且有食仔的习惯。将淋巴细胞脑膜炎性脉络病毒(LCMV)经脑内接种于裸小鼠,未导致其死亡,仅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裸小鼠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
B.将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经脑内接种于裸小鼠,未导致其死亡,仅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这说明裸小鼠淋巴细胞正常,细胞免疫也正常 |
C.生产上一般采用纯合型雄鼠与杂合型雌鼠交配(♂nu/nu×♀nu/+)可获1/2纯合型子代 |
D.将能持续分泌生长激素的鼠垂体肿瘤细胞培养后接种至裸小鼠体内,会引起被接种的裸小鼠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
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 |
B.对照组的结果表明该组的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长 |
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 |
D.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
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
B.线粒体不参与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 |
C.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
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Xi(i=1、2、3、4)。与酶X活性相比,酶Xi活性出现的变化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 |
X1 |
X2 |
X3 |
X4 |
酶Xi活性/酶X活性 |
100% |
50% |
10% |
50% |
酶Xi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 |
1 |
1 |
小于1 |
大于1 |
A.酶X1活性变化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B.酶X2活性变化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
C.酶X3活性变化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提前
D.酶X4活性变化说明突变没有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