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A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关系,B图表示将已长出幼根和幼芽的豌豆种子置水平状态。请据图回答:
(1)B中生长素大部分分布在幼芽和幼根的近地侧是由于_______作用的结果。
(2)豌豆幼芽和幼根继续生长的方向分别是:幼芽_________;幼根_________。(3)由A可知,芽和根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度不同。10-8 mol/L的生长素_______芽的生长,却强烈地_______根的生长。
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①H2N—CH2—COOH ②H2N—CH2—CH2OH
③
④
⑤
(1)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 ],通过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可以用试剂检测。
(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
(3)上述有机物合成的多肽含有个氨基和个羧基,称为肽,可能有种(只考虑每种一个的情况)。
(4)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个肽键。
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然后在和中加工。
(2)实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通过刺激消化腺分泌。
(3)实验二:分别培养实验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
(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中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来识别瘦素。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
1 |
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 |
2 |
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
3 |
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
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的对照实脸。
血糖浓度的异常会引起一些疾病(如图1)。人类中有一种疾病(IGT),在空腹时血糖浓度和胰岛素表现正常,但是饮食后其血糖浓度升高异常。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代表的刺激是,影响某种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是、。
(2)某人患有糖尿病,医生给开了胰岛素,正确使用胰岛素的方法是________。
(3)由图2可知,胰岛素含量上升血糖浓度,餐后适量运动可以________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的升高幅度,从而可以该人群________细胞的分泌负担。
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可降低收缩频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酰胆碱经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进入,随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电位转变为,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而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临床上可采用切除胸腺的方法来治疗重度肌无力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胸腺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免疫活性物质的产生,阻碍患者___免疫的应答。
(3)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作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
②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③一段时间后,用分别作用于这两种肌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骨骼肌细胞不收缩,心肌细胞,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作用特点与两种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