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十H2O(g)
CO2(g)十H2 (g) △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右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mol/(L·min)
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 时间(min) |
CO |
H2O |
CO2 |
H2 |
| 0 |
0.200 |
0.300 |
0 |
0 |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 3 |
C1 |
C2 |
C3 |
C3 |
| 4 |
C1 |
C2 |
C3 |
C3 |
| 5 |
0.116 |
0.216 |
0.084 |
|
| 6 |
0.096 |
0.266 |
0.104 |
|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左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1数值________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可能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
| B.该溶液可能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
| C.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CH3COO-)>c(Na+)>c(OH-)>c(H+) |
|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
对于反应A(g)+B(g)+C(g)
2D(g) (△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当用碱滴定酸时,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酸的浓度)偏低的是
| A.滴定后读取标准液体积时仰视 |
|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
|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
| D.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后,未等到半分钟立即开始读数 |
25℃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
| AgCl |
Ag2SO4 |
Ag2S |
AgBr |
AgI |
| 1.8×10-10 |
1.4×10-5 |
6.3×10-50 |
7.7×10-13 |
8.51×10-1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不能得到黑色沉淀
C.在5mL1.8×10-5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1滴(1mL约20滴)0.1 mol/L的AgNO3溶液,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将浅黄色溴化银固体浸泡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可以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
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
|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
| C.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
|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盐酸产生的氢气比醋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