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
(1) 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有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             

A.MnO2 B.KMnO4溶液 C.Na2SO3溶液 D.稀硫酸

(2) 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当生成1molClO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3)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SO2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则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②ClO2的沸点为283K,纯ClO2易分解爆炸,③HClO2在25℃时的电离程度与硫酸的第二步电离程度相当,可视为强酸。如图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1)C1O2发生器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1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1O2
(2)在该实验中用质量浓度来表示NaOH溶液的组成,若实验时需要450mLl60g/L的NaOH溶液,则在精确配制时,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是g,所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3)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所需要的试剂是
(4)在吸收塔中,可代替H2O2的试剂是(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D.KMnO4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填操作名称)

(8分)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g)为原料,通过反应I和II来制备甲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1.0molCH4和2.0mol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l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CH4(g)+H2O(g)CO(g)+3H2(g) I。
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图中的P1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为
③该反应的H0。(填“<”、“>”或“=”)
(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a mol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0H(g)H<0 Ⅱ。
①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人lmolCO和3 mol H2

②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适宜温度和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了下面的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l
150
1/3
0.1
2
n
1/3
5
3
350
m
5

a.上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n=,m=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如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1MPa和5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MPa。

已知Ca(OH)2与Cl2反应的氧化产物与温度有关,在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生成物中含有Cl、ClO;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1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1)t1前,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
(2)t2时,Ca(OH)2与Cl2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是mol
(4)NaClO2较稳定,但加热或敲击亚氯酸钠固体时立即爆炸,其爆炸后的产物可能是(填字母)。

A.NaCl、Cl2 B.NaCl、NaClO
C.NaClO3、NaClO4 D.NaCl、NaClO3

(5)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Fe(OH)3+ClO+OH————

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由D元素组成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呈黄绿色,B、C、D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X、Y、Z,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试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Y与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A与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该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具体离子符号表示);
(5)实验室中,应将X的浓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已知反应:3I-(aq)+S2O82-(aq)I3-(aq)+2SO42- (aq)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右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能量,则反应的0(填“>”、“<”或“=”);
(Ⅰ)、(Ⅱ)两线中,使用催化剂的是线;

(3)反应中发生反应的I-与被氧化的I-的物质的量比为
(4)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与加入的淀粉溶液反应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60
c()/mol·L-1
0.040
0.040
0.080
0.080
0.040
t/s
88
44
22
11
t1

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显色时间t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