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性。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
(4)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
)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分)某化学探究小组用如下实验证明了烧碱与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②③两步均充分反应,加入硫酸铁溶液,立即产生明显现象,最终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发生的反应及现象可知反应②结束时溶液中的离子有①(填离子符号);
②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
(2)求解③中参加反应的烧碱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3)发生中和反应的烧碱的质量为;
(4)最终得到的无色不饱和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在图中标出所用浓硫酸与蒸馏水的质量。
(7分)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和一种暗紫色的药品,还有下列仪器及棉花、火柴等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沁馨同学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要选择的仪器是①(填序号),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②(填名称)。
(2)若用图A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观察到了预期的现象。产生现象原因是①,消耗瓶内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②;又因为③,使紫色石蕊溶液④。
(3)连接仪器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B所示,①,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仔细检查原因,如塞紧橡胶塞或②,直至装置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
(4)写出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的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将实验室用此药品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C补充完整。
下图是银白色的液态物质变成红色粉末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
(2)此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3)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
(1)根据组成下列物质可平均分成三类:
金刚石、氧化铝、硝酸铵、葡萄糖、铅、醋酸
其中一类包括的物质的化学式是①,你将它们按组成分为一类的依据是②。(不能出现物质分类中的名词)
(2)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化学反应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I.H2 + CuO△Cu + H2O
II.Ca(HCO3)2=CaCO3↓+CO2↑+H2O
观察两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升降的是①(填序号),其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②。依据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有升降,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通过列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不同的化学反应,比较这些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升降。得出下列反应类型的关系正确的是()
今年全国两会,“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化学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日,哈市五年级小学生在国际机器人大赛中一举夺得亚洲区冠军,将代表亚洲参加5月份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机器人大赛。若拼装小机器人使用的齿轮由青铜制成,主要利用了其①的性质(填一条即可),青铜属于②材料。若机器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则在机器人运载小球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③。
(2)为应对恶劣的空气环境,有些中学生尝试自制防毒呼吸面罩。利用①(填物质名称)
②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其制氧原理是用固体过氧化钠(Na2O2)消耗二氧化碳,同时制得氧气和苏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