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诗中第三联表现情感的手法。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诗后两题。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①微醉。
[注]①武陵: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中典故可知,词中写的是哪种事物?就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进行鉴赏。
结合全词,说说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追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各题。
鹧鸪天·化度寺①作
吴文英
池上红衣②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③屋数间。
【注】 ①化度寺:杭州一寺院名。②红衣:莲花。③阊门:苏州城西门,吴文英早年居于苏州。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栖鸦常带夕阳还”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乡梦窄,水天宽”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6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姑苏怀古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为什么要先着意描绘一幅这样的画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