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研究小组观察到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

 
休息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进食
其他活动
物种A
20%
15%追逐物种B
55%吃植物种子
10%
物种B
20%
25%被物种A追逐
45%吃植物种子
10%
物种C
75%
 
15%吃物种A
10%
物种D
75%
 
20%吃物种C
5%


 

 

(1)根据表中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

 
(2)物种A与B属于       关系,物种C与A属于       关系。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                                    
(3)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设计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                            
                                  
(4)碳元素进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                    (生理过程)开始的。一段时期内,若进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总量与由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碳元素总量相等,则说明该生态系统基本处于            状态。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止,严重者会死亡。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来验证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
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放电装置,有机磷农药,两个培养皿,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编号1、2,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将两个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②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肌肉组织收缩,并及时舒张。
③在1号培养皿中滴加适量的有机磷农药,2号培养皿中滴加
④一段时间后,同时给两个神经-肌肉标本施加适当的电刺激。观察标本的情况,1号表现为,2号表现为
实验结论:
进一步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使突触后膜持续处于状态。

瓦布格(Warburg)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氧浓度的增大可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有人为了验证上述现象,测定了烟草叶片在不同条件下的CO2的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

氧浓度
CO2的吸收速率(mg·h-1 ·cm-2
25℃
35℃
2%
23
20
20%
9
7

(1)表中数据显示,氧浓度由2%增大到20%时,烟草叶片的(填真正、表观)光合速率大幅下降。这种变化与被抑制、增强有关。
(2)为了验证氧浓度的增大可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在上表所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还需在
条件下测定对应的呼吸速率。假设在25℃、氧浓度2%时,呼吸速率为X (CO2 mg·h-1 ·cm-2),氧气浓度20%时,呼吸速率为Y(CO2 mg·h-1 ·cm-2)。预期的实验结果是23+X9+Y (填大于、小于、基本等于)。

右图分别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及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之间,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AB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单体数为_______,同源染色体有对。
(3)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16分)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种蔬果,请分析回答以下与番茄有关的问题:

(1)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番茄培养在含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这三种离子的浓度(图1)。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离子通过_______方式进入番茄细胞内,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_______的吸收较少,而对另外离子的吸收较多,这一差异与根细胞膜上_______有关。
(2)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0C和300C。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 0C、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
(3)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效,在成熟的番茄果实中含量较高。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抗衰老和抑癌功效,据此可判断该物质的保健功能是通过保护_______(填某种物质)免受损伤,来防止癌症的发生;通过增强细胞膜的_______,延缓细胞衰老。

(共10分)撕取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KNO3溶液(mol/L)
A
B
C
D
E
F
0.11
0.12
0.125
0.13
0.14
0.50
质壁分离程度


初始分离
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状况


自动复原
自动复原
诱发复原
不能复原

(1)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均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时如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选用哪一组的溶液浓度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KNO3诱发质壁分离,有时会出现自动复原的现象。若要避免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情况发生,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实验,选用该溶液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