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则调查材料,补写记者的调查结论。(写出两条,不超过25个字)
CCTV消息:过春节这几天,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140亿条。不过这其中原创的祝福短信却少之又少。如果面对的都是一些面目雷同的短信,难免会让人有点“审美疲劳”。
除夕前一天,李先生就收到了朋友发过来的一条祝福短信。没多久他又陆续收到了十几条和这条一模一样的祝福短信。
短信拜年省事省力,的确是一种既方便又时尚的拜年方式。不过再好的祝福短信,一天收到十来条一模一样的,也会让人的欣喜和感动大大缩水。
网上有相关调查显示,尽管一些人认为短信只要能表达心意就可以了,并不在乎是否原创,但是有近九成的人希望收到独具个性的、专为自己而写的节日祝福。
群众:“实在是特别想收到一些朋友自己写的短信,虽然话语不像那些(专业)短信那么流行时尚,但是我真的觉得特别开心。”
由此记者认为:①
②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施肥必须考虑土壤,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 ① ,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 ② 。第二,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效果, ③ ,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合理施肥。
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①,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今天,②,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但网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③。
华裔设计师刘扬的《东西相遇》曾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这是一套关于“中德文化差异”的作品,其中共24张图片。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关于中德“人际关系”差异的图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
|
||||
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I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调查对象 选项 |
学生 |
市民 |
A |
19.08% |
11.90% |
B |
68.79% |
59.52% |
C |
5.20% |
5.95% |
D |
6.94% |
22.62% |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对象 选项 |
学生 |
市民 |
A |
20.23% |
22.62% |
B |
9.83% |
15.48% |
C |
8.67% |
13.10% |
D |
65.32% |
58.33% |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①__________。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② _________;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③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