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l3溶液、Fe (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是透明的液体 | B.都有丁达尔效应 |
C.都是红褐色液体 | D.分散质的粒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
纯铁的熔点为1535 ℃,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 ℃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A.铁的纯度高,所以熔点变低 | B.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
C.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 D.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
B.金属铝活动性较弱,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
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
D.氧化铝薄膜包住了熔化的铝 |
化合物与NaOH溶液、碘水三者混和后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I2 + 2NaOH ="=" NaI + NaIO + H2O
此反应称为碘仿反应,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推断下列物质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有
A.CH3CH2COCH2CH3 | B.CH3COCH2CH3 |
C.CH3CH2COOCH3 | D.CH3OOCH |
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一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中A2+浓度减小
B.B 的电极反应: B-2eˉ==B2+
C.y 电极上有 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 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不久沉淀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