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曲线②可以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水相对含量的变化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
C.多糖在细胞中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被
D.缺铁会出现贫血是因为铁是血浆蛋白的重要成分

下列关于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都由单体构成
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C.碳是生物体的生命元素,化合物中都含有C
D.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共有八种

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中有一种Toll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质称为Toll样受体。Toll样受体能感知入侵的外来微生物以及机体内变异的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是一个大家族,迄今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有13个,可分布在20多种细胞上。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Toll样受体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原料
B.Toll样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C.Toll样受体实质上是一种免疫球蛋白
D.Toll样受体的作用不同于淋巴因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等位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有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B.有少量的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有部分完整的大肠杆菌
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