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东坡食汤(9分)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注释】 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yù):卖。⑥恶(cū):通“粗”。⑦箸(zhù):筷子。⑧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恶不可(   )     ②尔尚咀嚼耶 (    )     ③秦少游之(     )
、选择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B.昂首观之
C.心之所向
D.学而时习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从苏东坡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文出自(人名)编订的《》(书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划线词语的含义。
徐公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邹忌接借亲生经历设喻讽谏齐王。
B.第②段写齐王纳谏并发令悬赏求谏。
C.第③段写齐王纳谏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D.邹忌言语直白泼辣,齐王虚心善思。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②,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③所增亦如之,唐苏恭④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⑤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⑥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⑦烦补阙,历三十年⑧,阅书八百余家,稿三⑨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⑩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⑾、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⑿,将之上朝,时珍遽⒀卒。未几,神宗⒁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⒂,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⒃。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②《本草》:记载中药的书籍。③④苏恭:即苏敬放,显庆二年,苏与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等人作《新修本草》,显庆四年书成,由国家颁行。⑤刘翰:五代周时即任翰林医官,后入宋,著有《开宝本草》。⑥掌禹锡、唐慎微:掌禹锡,字唐卿,奉敕与苏颂等在《开宝本草》基础上修成《嘉祐本草》。唐慎微,字审元,修篡《证类本草》,附古今单方。⑦芟:删除。⑧历三十年: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开始修书,万历六年(1578年)脱稿,历时27年,称30年,是约数。⑨三:表多次。⑩厘:订正。 ⑾出产:产地。⑿成:完成。⒀遽(jù):突然。⒁神宗:明神宗朱翊钧。⒂奉祠正:掌管祭祀礼仪的官员。⒃蓬溪知县:蓬溪县长官。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读医书,医家《本草》好:喜欢
B.一物而析为二三或:或者
C.未几,神宗诏修国史未几:不久
D.是士大夫家有其书自:从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
(2)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文中反映了李时珍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邹忌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私:偏爱
C.时时而进间:按时间   
D.朝廷之臣不畏王 莫:没有,没有人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以美徐公   
每假借藏书之家
B.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映丽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由此观,王之蔽甚矣   而城居者未知也
D.皆美于徐公       不物喜,不以己悲

.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在此有贬意,是“讥讽”的意思。
B.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不同,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C.邹忌的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D.学了这一课以后,让我们感到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文言文阅读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用“/”线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如 此 尚 可 仕 乎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⑴ 有久不决()(2)囚免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联系全文,说一说“王逵悟”一句中王逵最终明白了什么道理?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尊君在学而思则罔 B.太丘去又渐如高
C.下车引近塞人,死者十九 D.陈太丘友期行儿女讲论文义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的情节。2分
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选文在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