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B、C、D形成的氢化物所含电子数相等,B与D可形成BD2直线形分子;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第一电离能:B<C<D
B.A2D2、B2A2、E2D2也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由B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D.由A、D、E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A、B、D、E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发生反应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 2.5的是
| A.露天焚烧秸秆 | B.直接用煤作燃料 |
| C.汽车排放尾气 | D.利用太阳能发电 |
下列物质在常温下混合后,明显有气体放出的是
| A.铝与浓硝酸 |
| B.铝与稀硫酸 |
| C.镁与烧碱溶液 |
| D.铜与稀盐酸 |
已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 g,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 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容器A(容积2 L)中有1×105 Pa的空气。在容器B(容积1 L)中放入少量的只吸附氧气的吸附剂,保持真空。打开旋塞C,放置片刻,容器内的总压强变为0.6×105 Pa,这时气体中氮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最接近的数值是(吸附剂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 A.8∶1 | B.10∶1 | C.12∶1 | D.14∶1 |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A,B是两种可燃气体,C是A和B的混合气体,则C中n(A)∶n(B)为
A.2∶1 B.1∶2C.1∶1 D.任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