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 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1)反应中_____________元素被氧化, _____________是氧化剂。
(2)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产物中,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解释或实验结论 |
(1)称取A 9.0 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
(2)将此9.0 g 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 g和13.2 g |
(2)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
(3)另取A 9.0 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 L 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的反应则生成2.24 L H2(标准状况) |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 |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
|
![]() |
(4)A中含有________种氢原子 |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肉桂酸甲酯是常用于调制具有草莓、葡萄、樱桃、香子兰等香味的食用香精。它的分子式为C10H10O2,且分子中只含有1个苯环,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已测出肉桂酸甲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有6个吸收峰,其面积之比为1:2:2:1:1:3。利用红外光谱仪可初步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现测得其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肉桂酸甲酯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为肉桂酸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连线表示单键或双键)。用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G的路线如下:
①写出化合物E中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
②E→F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F→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③书写化学方程式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a.分子内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个支链;
b.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 mol银单质。
根据以下有关信息确定某有机物的组成:
(1)测定实验式: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实验测得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4.86%,氢的质量分数为13.51%,则其实验式是________。
(2)确定分子式:下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_。
化合物X是一种环境激素,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化合物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1HNMR谱显示化合物G的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F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隐形眼镜的高聚物。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化合物A分子中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b.化合物A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X与NaOH溶液反应,理论上1 mol X最多消耗6 mol NaOH
d.化合物D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
a.属于酯类 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写出B→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黏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
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为Na2O |
方案2 |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乙同学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
(3)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成立。你的理由是。
(4)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