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这首词的重点是写“夜闻杜鹃”,请分别概括上下两片所写的内容。(3分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说说这首词寄存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这有什么作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南宋张元干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释:①洛滨:即富直揉,字委中,北宋宰相富弼之孙。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②筠溪:即李弥孙,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凼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③张元干宋代词人,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福州。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后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
起二句“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并简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
指出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唐)赵嘏水村闲望(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诗
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嘏诗中“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紫芝诗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甚见权门移芍药
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
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
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4分)
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黄鸟,即黄莺。绿蓣,指水中浮萍。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