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染料标记细胞膜,将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与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融合后,放在10℃低温条件下中培育40min。最可能的结果和合理的结论分别是( )
A.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B.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不受温度影响 |
C.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
D.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受温度影响 |
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
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B.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
取一段长5 cm的葱茎,将其纵切到4 cm 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下图甲所示,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段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 min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图乙。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
A.a>b>c>d | B.a>c>d>b |
C.b>d>c>a | D.b>a>c>d |
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 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
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3 mol/L的蔗糖溶液、0.5 mol/L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 )
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 |
B.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 |
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 |
D.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