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B——b, Y——y)控制,有黑色B         ,黄色bbY    ,白色bbyy三种类型,现有黑颖(甲)和黄颖(乙)两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后,F2为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纯合亲本基因型为:甲          ,乙          
(2)请问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填“是”或“不是”)
(3)若F1与白颖燕麦杂交,则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为              
(4)若基因型为BBYY的燕麦且有更强的抗逆性和更高的蛋白质含量,下面是利用甲、乙两亲本培育出此品种的育种方案,请补充完整。育种过程:
①杂交,得到F1:BbYy    (黑颖)
②取F1配子→        →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系植株
③随机选取黑颖植株并编号,其基因型为BBYY,BByy,选取后,每株的部分种子留存,部分种子种植,并与白颖植株杂交,得F3
④将F3自交,观察后代性状情况,若后代          ,则原黑颖植株所结种子即为BBYY;否则应淘汰。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为不同水分处理对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注:T1、T2、T3中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5%~90%、70%~75%、55%~60%;数据测定时间是12月1日
(1)实验过程中,T1、T2、T3三个处理随机排列,每个处理10盆,每盆1株。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变量的干扰。
(2)图中所测定的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各处理的光合速率都在________时达到一天中的峰值。
(4)由图可知,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黄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叶片中部1 mm×1 mm的样品,经________脱色后,再进行各种处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中淀粉颗粒数目,最可能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____________植物。在A、C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当光照强度达到E点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
(2)如果在图中F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其主要原因是发生在________停止,使________减少,影响________;同时________过程仍断续进行。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B和D之间,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各为12 h。实验前后,甲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____________,乙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____________。

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
普通阳光(%)
开始时的
CO2浓度(%)
12小进后
CO2浓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10
0.35
0.342
3
25
20
0.35
0.306
4
25
40
0.35
0.289
5
25
60
0.35
0.282
6
25
80
0.35
0.280
7
25
95
0.35
0.279

请分析回答:
(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植株,则这样违背了科学实验的________原则。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________,C3化合物的含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表格思路设计:

试管
第1次加入物
第2次加入物
第3次加入物
加热
颜色变化
1号
2 mL苹果汁
0.5 Ml
0.05 g/mL
的CuSO4
溶液
0.5 mL
0.1 g/mL的
NaOH
溶液
加热

2号
2 mL苹果汁
A
B
加热

3号
2 mL苹果汁
C
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1表示可溶性糖,2表示淀粉,3表示含氮化合物,4表示脂肪),请据图回答:

(1)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____________含量不断提高,而________和________含量不断下降,这说明________而来的。
(2)含氮物质在种子未成熟前为非蛋白氮,随着种子成熟程度的提高,含氮物质主要为蛋白质。这说明蛋白质是由非蛋白氮转变而来的,与这种现象相适应的是成熟种子的细胞质中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含量较多,以合成丰富的蛋白质。
(3)由图可知,油菜种子是用于检测________的好材料,采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