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白—— 告诉。 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⑴ 甚以为忿( ▲ )
⑵ 人咸以惊骇( ▲ )
⑶云是变怪( ▲ )
⑶ 果如之( ▲ )、“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 ▲ )
A.何陋之有 |
B.录毕,走送之 |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D.辍耕之垄上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拜兖州刺史①,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迁张掖太守②,有威重名。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究所奏免。
后复征拜谒者④,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④。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⑤之属,一无所受。(《后汉书·李恂传》)
[注释]:①刺史:当时是一个州的监察官。②太守:一个郡的行政长官。③谒者:官名,皇帝的近侍官。④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官名:掌管玉门关以西非汉族地区军政大权。⑤厨(jì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3分)。
(I)迁张掖太守:(2)将兵屯武威:
(3)莫不修礼遗:请用“/”划分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节奏停顿。(1分)
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的意思是:
请从文中找出李恂不受馈原因的句子.
从李恂不受馈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你对李恂又有什么评价?(4分)
宗泽(节选)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 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 ⑥【开德】今河南濮阳,即澶渊。 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⑧【生兵】指生力军。 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 ⑩【薨(hōng)】死亡。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 )
(2)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2)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4分)
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
(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4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二处,停顿处用“ / ”隔开。 (2 分)
夫 济 大 事 必 以 人 为 本 今 人 归 吾 吾 何 忍 弃 去!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会表卒()(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4)或谓先主曰()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故虽有名马()(2)骈死于槽枥之间()
(3)才美不外见()(4)策之不以其道()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必都答)。
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
②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