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 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
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化学式 |
电离常数 |
CH3COOH |
K=1.7×10-5 |
HClO |
K=3.0×10-8 |
H2CO3 |
K1=4.3×10-7 K2=5.6×10-11 |
A.H2CO3、HCO3-、CH3COO-、ClO-
B.HClO、 HCO3-、CH3COO-、ClO-
C.HClO 、HCO3-、ClO-、CO32-
D.HCO3- 、CH3COO-、ClO-、CO32-
叶蝉散(isoprocard)对水稻叶 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且 残毒低。工业上用邻异丙基苯酚合 成叶蝉散的过程如图,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邻异丙基苯酚发生了加成反应 |
B.邻异丙基苯酚发生了取代反应 |
C.除去叶蝉散中的邻异丙基苯酚可选用Na2CO3(aq) |
D.叶蝉散中是否含邻异丙基苯酚可用少量稀溴水检验 |
在复盐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NH4++SO42-+Ba2++OH-→ BaSO4↓+ NH3·H2O |
B.Al 3++ 2SO42-+ 2Ba2++ 4OH-→ 2BaSO4↓+ AlO2- + 2H2O |
C.2 Al 3++ 3SO42-+ 3Ba2++6OH-→ 3BaSO4↓+ 2 Al (OH)3↓ |
D.NH4++ Al 3++2SO42-+ 2Ba2++ 4OH-→ 2BaSO4↓+ Al (OH)3↓+NH3·H2O |
将0.02mol铜片溶于100mL 9mol/L HNO3中,产生336 mL气体(只含NO、NO2)。该气体与一定量O2混合后,用足量NaOH(aq)完全吸收。有关反应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O2的体积至少为(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
A.67.2 mL | B.56.0 mL | C.22.4 mL | D.11.2 mL |
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NH4+、Ba2+、Al3+、Fe2+、SO32-、SO42-、HCO3- 中的几种离子。为确定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酸性。滴加Ba(NO3)2(aq)出现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aq)至强碱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得到澄清溶液。
③在②的澄清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此,正确的推测是
A.一定有Al3+离子 | B.可能有HCO3-离子 |
C.不能确定SO32-离子是否存在 | D.不存在Fe2+离子,可能存在Ba2+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