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
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H2(g)+I2(g)![]() |
B.3H2(g)+N2(g)![]() |
C.2SO2(g)+O2(g)![]() |
D.C(s)+CO2(g)![]() |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
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
,则A的转化率为
A.67% | B.50% | C.25% | D.5% |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 |
B.单位时间生成a mol X,同时生成3a mol Y |
C.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
D.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