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细绳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靠近墙壁的O点,下端拴一小球.L点是小球下垂时的平衡位置.Q点代表一固定在墙上的细长钉子,位于OL直线上.N点在Q点正上方,且QN=QL.M点与Q点等高.现将小球从竖直位置(保持绳绷直)拉开到与N等高的P点,释放后任其向L摆动.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小球到达L后,因细绳被长钉挡住,将开始沿以Q为中心的圆弧继续运动.在这以后( ) 
| A.小球向右摆到M点,然后就摆回来 |
| B.小球向右摆到M和N之间圆弧上某点处,然后竖直下落 |
| C.小球沿圆弧摆到N点,然后竖直下落 |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但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的不便于利用,因此要节约能源 |
| B.第二类永动机和第一类永动机一样,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 |
|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
| D.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真正出现的 |
有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既可以利用车载电池使用清洁的电力能源,也可以使用更加方便的汽油,受到人们的欢迎.这类汽车有一种技术:安装一个电池充电系统,车轮转动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从而可以给电池充电,而电池充的电又可以作为汽车行驶的能量来源.关于这项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给电池充电过程中,转子所受的安培力不可能作为汽车的动力 |
| B.该充电系统应该一直开启,不论汽车是在正常行驶阶段还是刹车阶段,都可以给电池充电 |
| C.该充电系统只应该在刹车阶段开启,部分动能转化为电池存储的化学能 |
| D.该技术没有意义,因为从能量守恒来看,这些能量归根结底来源于汽油 |
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生物质、垃圾的焚烧,为了控制污染,要求我们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永久使用 |
| B.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
| C.能量被使用后就消灭了,所以要节约能源 |
| D.能量耗散说明自然界的能量在不断减少 |
下面四种与光有关的叙述中,那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
| B.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 |
| C.通过两枝铅笔的狭缝所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所致 |
|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则条纹间距变窄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呈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 |
| B.光导纤维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
|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
| D.在同一干涉仪上得到的红光的干涉条纹较紫光的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