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于( )
A.1∶3 | B.3∶1 | C.1∶ | D.∶1 |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
间。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 )
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
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
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
D.从n=2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
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弹簧竖直固定于桌面,弹簧与桌面均绝缘且不带电,现将一带正电的物块轻轻放于弹簧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若将电场突然反向,已知物块受到的静电力小于其重力,则物块在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前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
如图所示,有一弯管ab,其中心线是半径为R的一段圆弧,弧的圆心处有一个点电荷Q,有一束带负电的粒子流从a端的中点射入,恰能沿中心线通过弯管的粒子应为
A.质量和速度之比相同的粒子 |
B.电量和质量之比相同的粒子 |
C.电量和动能之比相同的粒子 |
D.电量和速度之比相同的粒子 |
在河面上方20 m的岸上有人用长绳栓住一条小船,开始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30°。人以恒定的速率v=3 m/s拉绳,使小船靠岸,那么
A.5s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 |
B.5s内小船前进了15 m |
C.5s时小船的速率为4 m/s |
D.5s时小船距离岸边15 m |
下表是火星和地球部分数据对照表,把火星和地球视为质量均匀的理想球体,它们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
质量(千克) |
公转周期(天) |
自转周期 (小时) |
近似公转轨道半径(米) |
星球半径(米) |
|
火星 |
6.421×1023 |
686.98 |
24.62 |
2.28×1011 |
3.395×106 |
地球 |
5.976×1024 |
365.26 |
23.93 |
1.50×1011 |
6.378×106 |
A.地球所受向心力较大
B.地球公转的动能较小
C.火星两极处地表重力加速度较大
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