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1)提出问题: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① 取培养皿二个,在培养皿内铺一层吸水纸.
② 将 ,均匀置于二个培养皿内。
③ 设置对照实验: (请选择下列与假设一致的合适选项填在横线上)
甲培养皿 ,
乙培养皿
| A.水淹没种子 | B.放在适温下 。 | C.不加水 | D.放在冰箱里 E .加适量水 |
④ 每日定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记录。
(4)实验现象:甲培养皿 乙培养皿
(5)实验结论:
(6)该生物兴趣小组在另一次实验时,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 培养皿编号 |
种子数量(粒) |
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
| A |
50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20℃ |
| B |
50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10℃ |
| C |
50 |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 20℃ |
| D |
50 |
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 20℃ |
在该实验的设计中可形成的对照组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唾液淀粉酶的实验,请完成以下内容。 (10分)
(1)请在表内填写实验现象:
A.变蓝 B.不变蓝
(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对于3号试管来说,1号试管的作用是。
(4)从2号、3号、4号试管的实验,可以得知_____________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5)1和3两根试管比较,滴入碘液后,号试管内的浆糊不变蓝。这一实验说明。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甲乙两瓶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从甲瓶吹气,向乙瓶吸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瓶,这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气体。
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上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
(1)一段时间后,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放置一夜后,把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袋内较丰富。(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2)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它是作用的结果。(填“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或“蒸腾作用”)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下表是利用大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将100粒饱满而完整的大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分,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记录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场所 |
光下 |
光下 |
光下 |
光下 |
黑暗 |
| 温度 |
25℃ |
25℃ |
0℃ |
25℃ |
25℃ |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水淹没种子 |
潮湿 |
| 种子发芽情况 |
19粒 |
0粒 |
0粒 |
0粒 |
18粒 |
(1)乙组实验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
(2)对照甲、丙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对照甲、戊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甲、戊两装置中均有1粒---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
(4)本实验中共有__组对照实验。丁、戊两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吗?____。
为什么?_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