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妇,也叫“潮虫”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坛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下发现它,当人们移开花盆后,鼠妇四散而逃,躲到其他的隐蔽地方去了。这是光在影响他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1) 你能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择合适的材料用具,设计合理的对照装置时,应控制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
(4) 请你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
(5) 你预测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 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 。
(2) 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 。
人类是如何征服疟疾的?
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是一种严重的流行病。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到19世纪末,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凶手”,还发现在疟疾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该发病区患疟疾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科学家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病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20世纪初,一位科学家提出一个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过了若干年,一位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先由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就知道了疟疾的原因,并逐步掌握了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假设是: 。
(3)疟疾实际是由 引起的。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请帮他们分析回答(1)如果他们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选择下图哪一个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单一变量是______。若将2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五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那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 _________。
(2)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其中 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蚯蚓的影响。
某同学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将三粒大豆种子用细绳系在玻璃棒上,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粒种子中,只有B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_________处(填“a”“b”或“c”)。乙装置起____________作用。
(3)甲图中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