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郁离子·术使》)
解释加点字
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    ②公所树与(      )
③相与俟狙公之寝(        )        ④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       )
下列加点字和“取其积”中“积”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B.公所树与
C.群狙皆畏苦之 D.纠合骁健

下列句子中与“而为之役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必部分众狙于庭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故不为乡曲所称 D.胁以白刃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菴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誖否耶?
——选自《四部丛刊》本《尧峰文钞》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工木为橱间:同时
B.部居类汇,各以其次:顺序、秩序
C.指书而欣然笑曰因:因此
D.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专一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B.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C.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D.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山徐健菴先生,把藏书按经史子集的秩序放置,并贴上白色的标签,套上浅黄的封套,一打开书橱,灿然在目。
B.作者先描述徐健庵造楼藏书的言行,点明“传是楼”的来源;再由受命写记而合理地过渡到对藏书意义的议论和对徐健庵传书给后代行为的褒扬,最后以自谦之词来收束全文。
C.作者认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践而有所体会之难。层层递进,把道理说得很清楚。
D.这篇记是作者应昆山徐健庵先生所要求而欣然答应,马上写成的。写法自然,结构清晰,主题思想鲜明,是此类文章的佳作。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2)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从上文看,孟子的义利观是:
结合划线句谈谈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答谢民师书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①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注]①左右:称呼对方的客气语,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奉违,亟辱问讯奉违:离别;奉,敬辞。
B.具起居佳胜,感慰深矣审:明白
C.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交往
D.而乃以赋之鄙:浅陋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赐临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B.可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卒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盘盘,囷囷焉
D.论文偶及之耳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信的开头,虽然作者说不愿随便交友,但一见谢民师后,却欣喜之情出乎意料之外,由此可见苏轼对谢民师是非常看重的。
B.在书信的第二段,集中反映了苏轼的散文美学观。作者认为只有活泼流动才是自然美,同时还强调丰富多彩,反对单一贫乏。
C.苏轼对扬雄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持认可的态度,认为经典,但他对于扬雄把贾谊列于司马相如之下表示不满。
D.文章引用欧阳修的话,来说明文章如精金美玉,自有客观的定价,并不因个人好恶议论而改变它的价值。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把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
(2)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墨子·兼爱中》)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社会动荡、国家败亡的原因,墨子认为是,孟子认为是
结合现实生活,简要谈谈上述两种思想的积极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送会稽金生序 [明] 宋濂
余居京师十余年,四方贤士从余游者众矣,晚得某生之才。余爱之既甚,凡见其乡里及所与交游之人,无不爱也。今年,某生以其友太学郭生睿来见,郭生与某同邑,出其文数十篇,读之,善驰骤①可喜,与之语,义理蔚然②,余又爱之。既而郭生又以其同舍会稽金文举访余,且称文举交朋友有义,见人有才者,事之惟恐不至;善为诗,太学之论诗者必称之。余又以爱郭生者爱焉。
天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材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枥③,不培而自长;才者如灵芝瑞木,举世不一二见。灵芝瑞木之不易得如此,见者苟不爱之,非无目之人,必无识者也,是岂人情哉?自昔国家盛时,材士布列于朝,与其同时者且犹爱之,况今丧乱之余,斯道之不绝者如发,则才之生于此时者尤不易得,其可不加爱乎?余怪世之士为识不宏,见有才者,位尊则忌其蔽吾名,年少则恶其分吾誉,交排竞讦④,伤至公之道。益知某与郭之交荐其友为可爱,而喜文举爱才之心为足取也。
及文举将归省其亲某生为之求言余故以爱才之说告之使见文举者若睹灵芝瑞木然而毋蹈余之所怪也
【注释】①驰骤:指才思敏捷,善于驾驭文字。②义理蔚然:指言辞有文采,华美。③枥:通“栎”,劣质木材。④讦(jié):攻击别人的短处,句中“排” 与之同义。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之论诗者必之称:称道,称赞
B.世不一二见举:整个,全部
C.年少则其分吾誉恶:厌恶,嫉妒
D.而喜文举爱才之心为足也取:取得、得到

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见乡里及所与交游之人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B.余又爱郭生者爱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与其同时者犹爱之北山愚公者 年九十
D.余怪世士为识不宏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下列对文章内容主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写给会稽金文举的序,属于赠序,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金文举是郭睿的同乡同学,很有朋友之义,又爱才,善为诗,当时太学里那些论诗的人都称赞他的诗写得好,作者也喜爱他的诗。
C.作者感叹这个时代少有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像灵芝一样少见和难得。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人忌才妒才,作者认为这不是人之常情。
D.本文借金文举的“爱才事才”来批评那个时代中“无才者忌才”的现象,希望社会上的有识之人能“识才爱才”。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及文举将归省其亲某生为之求言余故以爱才之说告之使见文举者若睹灵芝瑞木然而毋蹈余之所怪也。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见人有才者,事之惟恐不至。
②见者苟不爱之,非无目之人,必无识者也。
③其可不加爱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