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的量相等
B.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C.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产生[H]的部位是叶绿体囊状结构、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
D.绿色植物所有活细胞均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直接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
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肯定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C.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
D.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小麦种子富含淀粉,淀粉和脂肪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且等质量的淀粉和脂肪分别同时燃烧,淀粉的耗氧量低于脂肪

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质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呼吸抑制剂不影响菌紫质的合成 B.嗜盐菌内的ATP主要在线粒体中合成
C.嗜盐菌的能量转化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D.菌紫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等色素分子类似

2009年2月9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卫生中心研究所杰纳斯•雷克研究小组认为,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气泡”让肿瘤与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交流,并改变这些内皮细胞的行为。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内皮细胞融合,它们所携带的这些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并为它们提供生长所需营养。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其作用过程也是细胞间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
B.微泡与内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癌症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关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与细胞分裂有关,而与细胞的分化无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