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
50 mL来 |
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 |
甲| |
25 mL来 |
75 mL |
无氧 |
乙 |
25 mL |
75 mL |
通氧 |
|||
50 mL |
![]()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下列实例中依据基因重组原理的是()
A.我国著名育种专家袁隆平运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品种 |
B.我国科学家运用花药离体培养选育作物新品种 |
C.使用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花蕾获得无籽番茄 |
D.乘宇宙飞船上过太空的辣椒种子结出的果实较平常的大一倍以上 |
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A.全部正常 | B.一半正常 | C.全部有病 | D.不能确定 |
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开,此时下述哪一个碱基对从氢键处分开()
A.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 B.鸟嘌呤与尿嘧啶 |
C.鸟嘌呤与胞嘧啶 | D.鸟嘌呤与腺嘌呤 |
等位基因最可能位于()
A.四分体上 | B.姐妹染色单体上 | C.双链DNA分子上 | D.非同源染色体上 |
下面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来明所从事的研究过程的一部分。观察及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出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
实验:在培养液中培养青霉菌之后,实验观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增殖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增殖停止。最适合作为这个实验结论的是
A.青霉菌与细菌间是共生关系 |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 |
C.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 D.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