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际纯化学和应用联合会在1985年推荐的元素周期表不分主族和副族,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3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C.第14列元素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D.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现将该溶液分成4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②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③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④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O3、SO42―、NH4+
B.根据实验④可推出溶液中不存在NO2与SO32
C.往一定量该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后往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l
D.根据实验①可推出溶液中含有NO3或NO2

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如下图所示),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滤液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第三份滤液加热,看到滤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有

A.Ca (ClO)2 B.CaCO3 C.Ca(HCO3)2 D.CaO

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相应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分别有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为:OA<AB,OA=AB,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注:为方便计算与判断,不计CO2的溶解)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只有(1)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
C.(2)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D.(4)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关于胶体的认识以及应用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 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以下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