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纯化学和应用联合会在1985年推荐的元素周期表不分主族和副族,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3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
B.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
C.第14列元素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
D.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
为了测定铜铁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在10.00g试样中加入200mL、0.6mol/L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7.48g,再向其中加入50mL、0.4mol/L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6.60g。若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测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 B.剩余的7.48g金属为铜 |
C.共生成NO气体 0.04mol | D.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9.2% |
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 |
B.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NO3)2 |
C.称量样品→加NaOH→过滤→加热→冷却→称量CuO |
D.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 |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Na2S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2Fe3++S2-![]() |
B.向NaOH溶液中滴加碳酸氢钙溶液至OH-恰好完全反应: Ca2++2OH-+2HCO3- ![]() |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lO-+SO2+H2O![]() |
D.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邻羟基苯甲酸溶液:![]() ![]() ![]() |
已知NaHSO3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后加热煮沸能产生CO2气体。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则两溶液中各粒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R表示S或C)
A.c(Na+)+c(H+)=c(HRO3-)+2c(RO32-)+c(OH-)
B.c(H+)+c(H2RO3)=c(RO32-)+c(OH-)
C.c(Na+)>c(HRO3-)>c(H+)>c(OH-)>c(RO32-)
D.c(HRO3-)>c(H2RO3)>c(OH-)>c(RO32-)>c(H+)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化学式 |
电离常数(25℃) |
CH3COOH |
Ki =1.7×10-5 |
HClO |
Ki =3.0×10-8 |
H2CO3 |
Ki1=4.3×10-7 Ki2=5.6×10-11 |
A.H2CO3、HCO3-、CH3COO-、ClO-
B.HClO、 HCO3-、CH3COO-、ClO-
C.HClO 、HCO3-、ClO-、CO32-
D.HCO3-、CH3COO-、ClO-、C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