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
有气泡冒出。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 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 ![]() |
有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
你认为该方案
[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
多,试另举一例: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做了一个兴趣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
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在气球中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②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并用清水冲洗玻璃管;
③向玻璃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它与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④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步骤①的操作中,先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关闭K2,打开K1和K3,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然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④中,甲乙两组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甲组发现烧杯中液体变浑浊;乙组发现烧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两组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4)实验过程中,同时打开K1、K2才可以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出。若关闭K1、K3,只打开K2,一段时间后液体不再流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X,X的化学式为。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观察到了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于是他得出了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解释与结论】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丙同学通过的现象,得出了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结论。
小明同学在“金属拓展阅读”活动中了解到: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教师结合小明已有知识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金属钠一般存放在煤油中或用石蜡封存,煤油的密度为0.8g/mL。
(1)问题:采取上述保存金属钠的方法中,煤油或石蜡的作用是。
(2)实验过程
操作 |
现象及解释 |
|
① |
打开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待液体充满大试管后,关闭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 |
液体分层,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分层的界面上方跳动,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变成红色,并逐渐被压入B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
② |
打开止水夹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迅速关闭止水夹b。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
打开止水夹c。 |
溶液红色消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 |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导管尖嘴处,打开止水夹a;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A中气体为氢气。 |
(3)反思分析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C中溶液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写出所有可能)。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___________。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了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
可能有Ca(OH)2、NaOH |
学生丙 |
可能有Ca(OH)2、CaCl2 |
学生乙 |
可能有NaOH、Na2CO3 |
学生丁 |
可能有Na2CO3 |
学生戊 |
可能有NaOH |
…… |
………… |
【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收集某气体采用E装置,可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选项)CO2气体中常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
A.a→b→c→d | B.b→a→c→d | C.c→d→a→b | D.d→c→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