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过氧化氢酶的存在可以将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请分析下列一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
加入物 |
条件 |
现象 |
A |
2mL H2O2+2滴FeCl3 |
30℃ |
放出少量气泡 |
B |
2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 |
30℃ |
放出大量气泡 |
C |
2mL H2O![]() ![]() |
煮沸后冷却至30℃ |
无气泡 |
D |
2mL H2O2+2滴冷冻的肝脏研磨液 |
0℃ |
无气泡 |
E |
2mL H2O2+2滴人的新鲜唾液 |
30℃ |
无气泡 |
(1)实验B、E现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特点。
(2)实验B和C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B持续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Ⅰ)可能是其中的酶失去活性,(Ⅱ)可能
是过氧化氢已经被彻底分解,究竟是哪个原因,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向B试管中加入适量
的 ,观察有无气泡。如果有,则说明是原因为 ,如果无,则
说明是原因为 。
阅读如下材料:
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雌性个体,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______法。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和_____。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
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
⑵材料乙属于______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
饰或基因合成,对______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______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
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______序列发生了改变。
⑶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______种的,生
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资料丙的实例中,
兔甲称为______体,兔乙称为______ 体。
下图所示在一定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受光强度和光
合作用合成量(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
⑴曲线A表示的是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⑵a、b点表示。
⑶叶面积为25cm2的阳生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光照时间为1小时的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合成量为mg葡萄糖。(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⑷将该阴生植物叶片先在光照强度为X的条件下照射小时,然后放于暗处12小时(光照强度为0),能够使叶的干物质量与光照前相同。
⑸当光照强度为Y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___________,此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从到。
⑹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能量的转变过程是,在这个阶段的产物中,能为暗反应供能的是(填物质)。
⑺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如果将一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短时间内下列物质中能含18O的有几项:
①周围空气的氧气②周围空气的二氧化碳
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④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
请回答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⑴在基因工程中酵母菌常作为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与T2噬菌体都具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最简单的培养方法是: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培养。
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
⑷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①请填写下表: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
结论 |
Ⅰ.向________移动 |
进行有氧呼吸, 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 |
Ⅱ.不移动 |
________________ |
②如果要确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应如何完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
并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以下实验:
I.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⑴该实验的课题是:。
⑵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⑶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其检测指标为。
⑷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①;②。
II.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
重复实验I。分别测定实验I、II中过氧化氢在相
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⑸曲线A是实验(选填I或II)的结果。
⑹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
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回答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问题。
I.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⑴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⑵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b类型中,○所代表的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浓度差所造成的势能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⑷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A.噬菌体 B.细菌 C.果蝇 D.小鼠
II.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给予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
⑸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__组。
⑹细胞膜的主动运输对活细胞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