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 A.鉴别甲烷和乙烯: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及是否有黑烟 |
| B.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
| C.制备氯乙烷(C2H5Cl):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
| D.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黄色沉淀 |
C、N、S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直接与氧气反应都能至少生成两种氧化物
C.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NO3、Na2SO3溶液的pH大小顺序:NaNO3<Na2SO3<Na2CO3
D.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NA个分子 |
| B.1L 1mol·L -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少于NA个 |
| C.0.1molAlCl3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l NA个胶体粒子 |
| D.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
下列颜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的是
| A.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 | B.白色硫酸铜粉末在空气中变成蓝色 |
| C.鸡蛋白遇浓硝酸呈黄色 | D.普通玻璃导管口点燃纯净氢气时,火焰呈黄色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匀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
| B.分子直径比Na+小 |
| C.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
下列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的氯水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
| B.漂白粉比氯水稳定,可露置在空气中 |
|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可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 |
| D.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