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也是一个“吃人”的时代。结合史实,说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欧洲是如何“吃人”的?(6分)到19世纪下半期,这种“吃人”的现象在俄国和美国有何改变?(4分)你如何看待这种“吃人”现象?(2分)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错失良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16分)

在封建社会中,个体农民面临哪些有利和不利用的生存环境?唐朝、明清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在政策上作出了怎样的调整?说明封建国家关注农民生存环境的原因。

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相权变化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巴士底狱是巴黎的著名监狱,曾被视为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
(1)当时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中,哪位曾被两次投入巴士底狱?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说说其中的原因。
(2)1789年,巴黎人民推翻了巴士底狱。假如卢梭在世,他将如何评价这种举动?其根据是什么?
(3)为了避免发生在巴士底狱的悲剧重演,假如征求孟德斯鸠的意见,你认为这位启蒙思想家将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