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同学做“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如图所示。他用气筒向装有少量酒精的瓶内用力打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他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使其内能 ,温度降低而液化(选填“增大”或“减小”)。
为了在实验室里测某金属块的密度, 甲小组选用天平、量筒、金属块、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D.将金属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3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3乙所示,测出该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克;量筒量出金属块的体积如图13丙所示,该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_厘米3。金属块的密度ρ=千克/米3。
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小明同学先后利用A、B和C三个导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表一、表二和表三为他的实验记录表。
![]()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数据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3)。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5),即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可得:(16)。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17)。
④联系第②、③小题的结论,还可以发现:(18)。
小明、小华和小红三位同学各自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标有“3.8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
①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15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9)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②小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10)(选填“变大”或“变小”);当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即它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小灯正常发光,小灯的额定功率为(11)瓦。
③小红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始终不亮。小红在查找电路故障时发现,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小灯或滑动变阻器上,电路故障是(12)。
在“测定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该(1)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图14(a)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安。图14(b)所示仪器的名称是(3),可用来研究(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