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学习了电功率后,用额定电压分别为2.5 V、6 V的灯泡L1和L2设计了图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灯泡的发光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和光能。
(2)探究L1的亮度时,只闭合S、S1,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收集的数据及现象如表一。
表一
|
电压/V |
电流/A |
亮暗情况 |
1 |
1 |
0.16 |
暗 |
2 |
1.5 |
0.22 |
较亮 |
3 |
2.5 |
0.28 |
亮 |
表二
|
电压/V |
电流/A |
亮暗情况 |
4 |
1 |
0.28 |
很暗 |
5 |
2.5 |
0.38 |
暗 |
6 |
6 |
0.72 |
很亮 |
(3)探究L2的亮度时,只闭合S、S2,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及现象如表二。
(4)解析两表可知,同一规格的小灯泡发光亮度与 有关,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发光亮度还应与 的转化效率有关。
【拓展】完成探究后,小明用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各1个,2个开关及若干条导线,对额定电流为0.1 A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进行了测定。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他设计的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及测定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表达式:P额 =
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他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如图所示。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与大气压无关。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小玲同学在研究“某种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请你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式:。
(友情提示:只写出表达式)
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探究方案有两种。
(1)图中(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中(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2)小明选择了图中(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在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小刚选择了图中(b)所示的探究方案。探究活动中他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2)在实验桌上铺不同的材料:毛巾、棉布和木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红在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重力。
(1)往测量物体所受重力时,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当物体处于状态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 (选填“静止”或“运动”)
(2)在解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等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时,要根据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来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