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
(2)在实验桌上铺不同的材料:毛巾、棉布和木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下表是在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
| R/Ω |
10 |
20 |
30 |
50 |
60 |
70 |
| U/V |
3 |
6 |
9 |
15 |
18 |
21 |
| I/A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 P/W |
0.9 |
1.8 |
2.7 |
4.5 |
5.4 |
6.3 |
在“观察海波熔化的实验”中,当海波温度升到38℃时,某同学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然后,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分析图像可知,海波晶体。(选填“是”或“不是”)
(2)由图像可以看出:海波在第7min内是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蜡烛的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中心没有被调整到同一高度。上述问题解决后,某同学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并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水的温度 /℃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98 |
98 |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小明在实验室利用天平、量筒、烧杯测量盐水的密度,其方法和操作过程完全正确。
(1)小明已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150g,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其他相关数据.请你帮小明把实验记录表格填写完整。
(2)小红仔细观察量筒内壁,认为小明测量的密度值偏大,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