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
(2)在实验桌上铺不同的材料:毛巾、棉布和木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远离/靠近)透镜。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
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材料与长度均相同的金属丝,已知甲电阻比较小,则两根金属丝中横截面积较大的是(选填“甲”或“乙”).
(2)实验中,小明和小丽发现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较快.这表明:在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产生的热量越多.
(3)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相等的水,并使甲、乙两烧瓶中金属丝的电阻.水和煤油吸热升温,这是通过来改变液体内能的.
(4)为了使看到的现象更明显,小红把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动:在相同的烧瓶A、B中装满煤油,用细玻璃管代替温度计做实验,当煤油温度上升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B.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C.让不同的纸团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
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
⑴断开S3,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由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乙的U-I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分析,电阻R=______Ω,还可归纳得出的规律是:。
⑵断开S2,闭合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丙的U-I关系图像。若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________W。测好灯泡L的额定功率后,将灯泡L换成另一个规格为“2.5V 1W”灯L1,为了测L1的额定功率,闭合开关后,应将变阻器滑片向移动。
(3)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线路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暗,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中的实物电路按小明的连接方式连接完整.
如图甲所示是小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如图乙所示是小明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发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2)小明发现: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联想到高速公路的限速牌上同时标明“120”和“100”字样,(选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100km/h.
(3)小红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红同学)
(4)小明在做乙图所示实验中,在斜面底端放置木块的作用是 。小球和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