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时,孙伟同学一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最右边刻度之外,于是他立即断开开关。孙伟和其他同学分析了一番,认为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电源用多了,二是电流表的量程选小了。接着王玉重新连接电路,将电池改为一节,量程改接0~3 A,当王玉闭合开关时,刚才的现象没有发生,可是此时电流表指针却向左边偏转了,于是又立即断开开关。第二组同学的猜想是否合理?如果合理,王玉重做实验时发生的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请你作出假设,并指出该如何去验证这个假设。
下图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
(1)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
(2)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3)图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Ω;
小刚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利用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电池组、两个相同的灯泡以及若干根导线,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的数据记入如下的表格中。
A处电流IA / A |
B处电流IB / A |
C处电流IC / A |
0.26 |
0.26 |
0.52 |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使电流表只测量流经灯泡L1的电流;
(2)指出上述实验中存在的不妥之处:
①
②
(3)纠正不足之后,实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答: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名称 |
实验次数 |
液体质量 m/g |
液体初温 t1/℃ |
液体末温 t2/℃ |
升高的温度 t2-t1/℃ |
通电时间 t/min |
水 |
1 |
100 |
20 |
38 |
18 |
4 |
2 |
100 |
20 |
56 |
36 |
8 |
|
煤油 |
3 |
100 |
20 |
29 |
9 |
1 |
4 |
100 |
20 |
56 |
36 |
4 |
①比较1、2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②比较1、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比较2、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下图是仪器的测量情形。
(1)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
(2)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V;
(3)图电阻箱的示数为Ω;
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烧杯号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20 |
28 |
8 |
2 |
水 |
100 |
20 |
28 |
4 |
3 |
煤油 |
200 |
20 |
28 |
4 |
4 |
煤油 |
200 |
20 |
24 |
2 |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1)比较记录,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记录,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及有关。
(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