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利用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电池组、两个相同的灯泡以及若干根导线,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的数据记入如下的表格中。
| A处电流IA / A |
B处电流IB / A |
C处电流IC / A |
| 0.26 |
0.26 |
0.52 |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使电流表只测量流经灯泡L1的电流;
(2)指出上述实验中存在的不妥之处:
①
②
(3)纠正不足之后,实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在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的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乙中物质在 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 点时具有的内能。
(3)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老师认为他的 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 。
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 。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 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 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 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 。
(3)在实验中,小勇将蜡烛 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 ,再次将蜡烛 移到蜡烛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 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 ,同时观察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明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 ,电阻 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标有“ ”字样。
|
实验组次 |
1 |
2 |
3 |
4 |
5 |
|
电压 |
0.5 |
1.0 |
1.5 |
2.0 |
2.5 |
|
电流 |
0.1 |
0.2 |
0.3 |
0.4 |
0.5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发现两电表指针立即发生偏转,其原因可能是 (只填序号)
.开关未断开 .滑动变阻器短路 .电阻 断路
(3)解决问题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小明得到五组数据(如上表)
①获得第3组实验数据后,要想得到第4组数据,应将滑片 向 (选填“ ”或“ ” 端移动;
②分析论证时,同组小丽通过计算,认为表中有一组可能是错误的,请指出她认为错误的数据组次及原因 。
③排出错误数据后,分析可得: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 比。

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
(1)如图甲,物体重 ;
(2)如图乙,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 ;
(3)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 (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
(2)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3)若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逐渐变 (选填“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