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同学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三: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老师提供如下器材:刻度尺、四个金属球(100g的铁球、100g的铝球、50g的铁球、50g的铜球)、小木块和长木板.
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碰上水平面上的小木块后,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水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球的动能越大.
请你帮同学们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探究“猜想一”的实验方案;
(2)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记录数据表格.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山车
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
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它开始下行时,它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13所示)。
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
(1)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运动过程中,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3)过山车旅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准确停下来,是由于
(4)过山车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作为“发动机”的;在生产与生活中,与过山车利用了相同“发动机”的有(举一例即可)。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大约为10Ω。

(1)实验电路图如图8所示,请在图中的圆圈内正确填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符号。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9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至_________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片使灯泡正常发光,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3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
进行实验的目的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如图11所示的体温计示数是℃。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原理制成的。

(2)飞飞同学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示数如图1 2甲所示,如图中杯子的质量为40g,则杯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g,图12乙是将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后的情景,则所测液体的体积为ml,由此可知所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
泡沫塑料板
0.3m
玻璃
0.6m
木板
0.4m
硬纸板
0.5m

(1)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2)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