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测定未知电阻RX的电阻值。(共4分)
器材:电压未知的稳压电源一台;已知电阻值的
电阻R0一个;符合要求的电流表一块;单刀单掷
开关两个;待测电阻RX以及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改电路;
⑴请在右侧方框内画出电路图;⑵简述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检查无错误、无故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⑶测量计算式RX=______________。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装有含盐冰的烧杯中,温度计测试管中水的温度。小明发现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选填“保持不变”、“逐渐升高”或“逐渐降低” ;烧杯内含盐冰的温度必须远低于试管中水凝固时的温度,这说明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为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需要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在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当蜡烛与凸透镜位置如图时,成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小薇和小亮两位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 的规格是“ ”。
(1)如图甲所示是小薇画出的电路图,小亮进行实物连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在虚线框内把电路图补画完整(要求所补画的元件与实物电路对应)。
(2)开关闭合前,小亮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 (选填“ ”或“ ”
.电流表没调零 .电流表正负极接反了
(3)确认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4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为 ,电压表示数如图丁所示,记为 ;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老师指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你认为是第 组(填写实验序号),理由是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电压 |
0.5 |
1.2 |
1.8 |
|
电流 |
0.10 |
0.24 |
0.34 |
0.5 |
(4)排除有拼凑嫌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提到的结论是:在 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5)小薇利用实验数据还计算出定值电阻 的阻值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以下实验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的是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 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 ,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 。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 ,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 ;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 ;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 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 ;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 (纯净水的密度用 表示);
⑤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
.控制变量法 .等量代替法 .类比法。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在(2)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