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相应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X是             ,Ⅰ是指                
⑵图中Y是             ,Ⅱ是                  。Ⅱ的分子结构的特异性主要是由Y的                  决定的。
⑶图中P是             ,其中在人体中不能合成,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叫              ,B表示的元素至少包括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A表示一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DNA相对数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A图①阶段属于哪一种细胞分裂方式:
(2)B图所示的a、b、c、d 4个图像,分别是A图所示的①~⑤中的什么时期?(填图中的代号)a,b,c,d
(3)B图所示的a、b、c、d图中的DNA量与体细胞DNA量不相同的是
(4)A图①时期,细胞内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

(5分,第3小题2分)下图为某种病的遗传图解。

(1)进行分析的关键性个体是的表现型,可排除该病的遗传方式为显性遗传。
(2)个体的表现型可以排除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3)根据上述推理,你所得出得结论是
(4)如果该病是受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8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下表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实验过程—操作
结果
A组
培养一段时间
35S噬菌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低
B组
培养一段时间
32P噬菌体+大肠杆菌 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高

(1)在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原因是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其可能的原因是
③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会全部侵染到大肠杆菌的体内吗?。这是否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已知玉米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
实践获知,杂交种(Aa)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品种和隐性品种的产量高l2%、20%。
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宽叶玉米和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
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地块自然授粉[设同株异花授粉(自交)与品种间异
株异花授粉(杂交)几率相同]。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假若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次年种植,希望次年不减产,则在先一年进行
了自然授粉的地块只在(宽叶/窄叶)植株上采种,次年播种后只留
(宽叶/窄叶)苗可达到目的。
(2)玉米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
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预
期最可能的结果并作出解释。
实验步骤:
①在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②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i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
ii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是____.

荠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F1全是三角形,用F1与纯合卵圆形品种做了如下2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F1×卵圆形,F2中三角形:卵圆形 =" 3" :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
请回答。
(1)荠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三角形的基因型为
(3)让实验l得到的F2全部植株继续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3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