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
2FeCl3
2FeCl3+2HI2FeCl2+2HCl+I2
A.I->Fe2+>Cl->SO2 | B.Cl->Fe2+>SO2>I- |
C.Fe2+>I->Cl->SO2 | D.SO2>I->Fe2+>Cl- |
在精制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备小苏打(NaHCO3),并提取氯化铵作为肥料或进一步提纯为工业氯化铵。滤出小苏打后,母液提取氯化铵有两种方法:
① 通入氨,冷却、加食盐,过滤② 不通氨,冷却、加食盐,过滤
对上述两种方法评价中错误的是
A.①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 | B.①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 |
C.②析出的氯化铵纯度不高 | D.②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 |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B.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
D.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
下列关于0.10 mol/L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 |
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 |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
2-丁炔与1,3-丁二烯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C—CH3(g)+2H2(g)→CH3CH2CH2CH3(g)+Q1;CH2=CH—CH=CH2(g)+2H2(g)→CH3CH2CH2CH3(g)+Q2
已知:Q1 >Q2(Q1和Q2均大于零),由此不能判断
A.2-丁炔与1,3-丁二烯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
B.2-丁炔与1,3-丁二烯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
C.2-丁炔与1,3-丁二烯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
D.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 |
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