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可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
| 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
| C.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 |
| D.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聚乙烯
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
③共价化合物:CO2、CC14、CH3CH3 、NH4NO3
④同位素:1 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⑦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
| A.②⑤ | B.②④⑤⑦ | C.②⑤⑥⑦ | D.全部正确 |
已知一种c(H+)=1×10—3mol/L的酸溶液和一种c(OH—)=1×10—3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碱过量,没有全部参加反应 | B.等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溶液反应 |
| C.等浓度的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混合 | D.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
在0.1 mol/L H2S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c(H+)>c(HS-)>c(S2-)>c(H2S) | B.c(H2S)>c(H+)>c(HS-)>c(S2-) |
| C.c(H2S)>c(H+)>c(S2-)>c(HS-) | D.c(H+)>c(H2S)=c(S2-)>c(HS-)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实验的是
| A.①为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
| B.②为向MnO2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 |
| C.③为向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
| D.④为将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
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将l mol X和1 mol Y进行如下反应:2X(g)+Y(g)
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的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Z的平衡浓度为0.03 mol/L |
| B.将容器容积变为20 L,Z的新平衡浓度将等于原平衡浓度的一半 |
| C.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往容器内增加1 mol Y,Y的转化率将增大 |
|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