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A(g)+B(g)⇋ 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浓度为I。然后改变不同条件做了另三组实验,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Ⅱ , Ⅲ ,Ⅳ。
针对上述系列试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由I中数据可计算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K="20" mol-1•L. |
B.Ⅱ可能是通过增大C的浓度实现的 |
C.若Ⅲ只是升高温度,![]() |
D.第Ⅳ组实验数据的得出,通过压缩容器的体积就可以实现 |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4g白磷中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 |
B.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
C.1mol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2NA |
D.60gSiO2中含有Si—O键的个数为2NA |
有下列离子晶体空间结构示意图:●为阳离子,○为阴离子。以M代表阳离子,N代表阴离子,化学式为MN2的晶体结构为()
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无关的是()
①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②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③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熔点逐渐降低
④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A.仅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在盛有足量 A 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 ,发生反应:
A (s)+2B(g)4C(g) + D ( g );△H < 0 。
在t℃.p KPa下达到平衡。平衡时 C 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 B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 |
B.若再加入B,则再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仍然相等 |
C.若再加人4molC和1molD ,则再次达到平衡时体系气体密度减小,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
D.若温度变为(t+10)℃,则θ<45° |
常温下甲为pH=2的醋酸溶液,乙为pH=2的醋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c(CH3COO-)一定大于乙溶液中c(CH3COO-) |
B.甲、乙等体积混合后pH大于2 |
C.乙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CH3COO-)> c(H+)>c(OH-) |
D.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至中性,甲乙两溶液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 |